3月18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报告厅举行了“1000首新中国名诗”系列新书发布会和“中国诗歌与当代中国”论坛。
会议由北京语言大学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主办。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丽、中国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燕、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洪强、系列主编韩景泰分别致辞。
北京大学博雅荣休教授葛晓音、南京大学文科高级教授莫丽峰、北京语言大学韩景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詹福瑞、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座教授赵敏丽、中国传媒大学文科高级教授张静、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级教授张福贵、首都师范大学高级教授左东岭、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姜寅、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钱志喜、中国书局执行董事周华龙出席了研讨会。
共有8本“1000首新选中国名诗”系列,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先进创新中心组织编写,韩经泰教授担任主编,邀请葛晓音、莫利峰、赵敏丽、钱志熙、张静、左东岭、蒋寅、张福贵8位著名学者撰写一套诗歌鉴赏书。
选取中国诗歌史上最经典的1000首诗(唐宋200首,其他时代100首),给予简明准确的注释和专业独特的鉴赏,努力探索每首诗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魅力。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丽介绍,“新选1000首中国名诗”系列的发布是北京语言大学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贯彻党和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新选1000首中国名诗”的出版,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中国诗歌更需要开放包容、创新进取、和谐共处的精神和思想。
”
中国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燕认为,“1000首新中国名诗”系列旨在“名诗”。
作者队伍强大,选编精彩,装帧典雅大方,充分发掘了每首名诗的价值和意义,值得高度肯定。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认为,“1000首新中国名诗”系列突出亮点:一是立意高远。
努力体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美学精神,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提供“新经典”。
第二,作者团队强大。
该系列的编辑和八位作者都是各自领域的著名学术家。
第三,独特的欣赏专业。
专家的欣赏文字不仅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有反映新时代和新视角的独特见解。
韩经泰教授强调,该系列以中国现代化背景下的“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旨在满足新时代读者呼吁精品选择的新需求,实践新时代学术注重经典教育的新追求,希望通过学术大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造诣浇灌“著名诗歌欣赏”美,继承中国诗歌精神,塑造中华民族的人格理想和文化品格。
融最新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博雅荣休教授葛晓音首先坦言,她的《唐诗鉴赏》在选题上考虑得很多,力求选择“少而精”。
除了选择那些家喻户晓、熟悉的名著外,还适当增加了一些“表达人性的普遍性”的文章。
在选择时,我们也充分吸收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经验。
比如,朱斌把《登鹳楼》的作者归咎于朱斌,就是吸收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而《洛桥晚望》的鉴赏则融入了我们最近对孟郊生活和思想研究的新体验和新观点。
南京大学文科高级教授莫立峰先生解释了他为什么选择宋诗鉴赏的原因。
首先,这套系列采用了诗歌的大概念,是一门与小说、戏曲、散文并列的大文。
因此,从先秦四言诗、楚词到五四后的白话诗。
其次,由于宋代诗歌以诗歌和词语为主,平分秋色,各选100首《宋诗鉴赏》不仅注重诗歌的整体平衡,更注重苏轼、辛弃疾等文学家在宋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正气歌》等爱国诗篇的现实意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詹福瑞认为,“1000首新中国名诗”系列肯定会参与中国诗歌的经典化。
原因有二:一是选定的诗歌基本上是经典作品,每卷都很难考虑,更独特;二是欣赏创新,对前人有争议的地方,更加和谐流畅。
一代又一代的文学
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座教授赵敏丽先生认为,用“一代又一代文学”概括诗歌的发展过程是非常合适的,这就要求我们将诗歌的欣赏与对时代的理解相结合。
赵先生结合先秦时期的背景和诗歌特点,分析了宗法时期的先秦诗歌,以及大一统帝国时期的汉乐府诗歌和19首古诗。
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不同,强调在欣赏先秦时期的诗歌时,一定要注意早期诗歌的歌唱特点。
首都师范大学文科高级教授左东岭先生分析,明代诗歌有两个明显的线索:一是回归汉唐的线索,二是表达精神的线索。
《明诗鉴赏》考虑了两者,特别是后者,选择了方孝顺、唐寅、徐伟、李志、“三元”、陵派诗歌。
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蒋寅结认为,清诗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展现了丰富的心态史内容;二是写作几乎无处不在,题材空前丰富;三是写作有大规模突破。
蒋先生坦言,由于清诗数量惊人,很难选择和评价清诗。
他的清诗选择只能说是个人兴趣与历史评价的结合,《清诗鉴赏》的选择贯彻了三个原则:一是选择名著;二是体现作者正直善良的性格;三是要展现诗人的才华和艺术追求,具有一定的原创性。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级教授张福贵先生认为,由于时间短,新诗的经典化还不够。
一首诗是否经典主要有两点:一是当时的影响;二是后来的解释。
当时,影响是社会性的,这一客观事实是不可否认和忽视的。
例如,王国珍的诗歌在20世纪80年代末很受欢迎。
后来,我们需要注意诗歌的审美,比如林徽因的《不要失去》,这是非常感人的,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好诗代代相传,依靠普通、共同的人情、人性,依靠感人的形式美。
中国书店执行董事周华龙先生认为,从文体史的角度来看,“一代又一代文学”是合理的。
就中国文学的主流诗歌而言,王朝更替对世界人民的影响是影响“一代又一代文学”的重要因素。
此外,后人应超越前人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导致一代又一代的诗歌风格。
从交流的角度来看,不仅现当代诗歌不够经典,元、明、清诗歌也不够经典。
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做经典选择的传统。
“1000首新中国名诗”由几位著名教授完成,编辑部也努力工作。
我希望你能注意到这本书。
“中华诗美传承”
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韩景泰先生认为,虽然“1000首新中国名诗”的标准不同,学者的个性化突出,但总体上强调诗歌和绘画,这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特殊传统的选择。
作为当代人追求的“诗歌之美”,应在兼容唐宋美的基础上,用唐诗的语言表达魅力与思想的兼容。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高级教授张静先生认为,在辽金元时期,雅俗之间的碰撞非常明显,庸俗的东西越来越多,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审美影响。
《辽金元诗鉴赏》在系列定义的诗歌概念下,不仅选择了诗歌、单词,还选择了散曲,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钱志喜先生认为,“诗美”的概念虽然是现代美学语境中的概念,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没有这样的概念。
例如,黄庭坚经常谈论“诗美”。
“诗美”是诗歌本身的本质美。
从《诗经》到现当代诗歌,古典诗歌的美和新诗的美本质上应该是一样的,但在制度上应该是明确的。
我们不应该把古典诗歌写成新诗,也不应该把新诗歌写成古典诗歌。
就古今矛盾而言,钱先生建议我们同时创作新诗和古体诗,可以部分解决这一争议。
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