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温医大一名老师2年时间为43名遗体捐献者出书立传
服务涵盖:出书出版,专著合著,自费出书,个人出书,职称论文,学术著作,小说画册,诗歌散文,传记出版,企业出书,网红出书,家族出书等
一站式个人出书
温州网讯 每一位医学生的成长都有两位老师,一位是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老师,另一位就是躺在解剖台上的“无语良师”,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这是写在《余晖》封面上的一句话,时刻提醒人们,有一群特殊的人,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照亮医学。
为了记录这群特殊的人,和他们生命的最后一次选择,温州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副馆长杨新东与该校红十字承启荣光志愿服务队的28名队员,通过两年时间走访浙江省遗体(角膜)器官的部分捐献者家庭、对话捐献者亲属、书写捐献者故事,并于去年8月结集出版《余晖》一书。杨新东计划着,今年暑期他和队员们将带着这本书,回访书中的家庭。
24年前一份特殊的遗嘱
“‘捐献遗体,惠泽后世’,这是我的心愿”
《余晖》的开篇,从徐启荣先生写起。他是温州市遗体捐献第一人。
杨新东至今记得,那个从2011年的寒冬里打来的一通电话:我的父亲徐启荣离去了,老人的遗愿是将眼角膜捐献给需要的人,将遗体捐献给温州医学院。
当时的温州医学院领导们接到电话后犯了难,一边是迫切的医学教育所需,一边是此前本地并没有先例。“接还是不接?怎么接收?接收后会产生什么影响?”杨新东说,大家心里都没底。不过很快学校就下了决心。
那是杨新东第一次去殡仪馆接收遗体。办理各类手续花了一天时间,但徐老先生家人的坚定和配合,令杨新东印象深刻。家人说:“父亲在1999年时就为遗体捐献一事写下遗嘱,去世前三四天病重无法说话,仍然坚持用笔写下‘遗体开心送医学院’。”
在之后的家访中,杨新东得知,徐家人因此遭受了巨大的非议,直到2015年徐老先生的遗体被送回家乡安葬,舆论才消失。
这一年,学校将徐老先生的骨灰送回到他家人的手上,学校里的师生排着长队送别这位伟大的“无语良师”,这一幕感动了许多人。杨新东说,此后温州市遗体捐献者的数量慢慢变多了,从2015年3例到2018年10例,2022年有20例,更多的人已经去登记志愿捐献遗体(器官)。
平凡的壮举应该被记住
“每一次捐献就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遗体捐献3年后,学校会将捐献者遗体进行火化,归还给捐献者的近亲属。这是每年清明前夕,学校举行的固定活动。
在归还徐启荣先生的遗体时,杨新东有了一个想法,捐献遗体为了医学研究,这是另一种方式的壮举,不能让他们悄无声息地被遗忘。随着捐献者越来越多,杨新东牵头开展了“承生之翼,启荣光行”——遗体(角膜)器官捐献人文关怀浙江行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捐献者家庭,记录下捐献者生平故事。
“承启荣光志愿服务队的名字,就是以徐启荣先生的名字命名的。”杨新东说,像徐启荣先生一样,每一名捐献者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身患癌症与病魔抗争13年的白兴东先生,于2015年签署遗体捐献登记表,2018年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温州医科大学。他曾对妻子说:“人死后留下的不过是一具躯壳,与其让它埋在土里,不如捐出为医学所用。”
2019年离世的鹿城区离休干部杨存泓先生,生前就常念叨着:“若我不在了,我的器官还能为医学研究做贡献该多好!”离世前几天,在医院重症病房里,老先生还写纸条塞给医生提醒,自己是遗体捐献者,过世后请医院帮忙办理手续。
在遗体捐献者中,多数都是普通人,有医生、教师、警察,也有工人、农民。他们无偿捐献出遗体,以供医学研究,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最朴素的愿望:希望为后来人减轻疾病的痛苦。
“捐献者家属的描述,让我们在脑海中勾勒出捐献者生前的音容笑貌。于我们而言,捐献者是生动而有形的,他们都是无畏且无私的存在。”杨新东希望,通过记录,让平凡人的壮举不被忘记。
医学生上解剖课前行鞠躬礼
“他们是医学生的老师,也是第一位病人”
接收捐献的遗体后,经过消毒、防腐处理,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用于教学。进入实验室上解剖学课程时,医学生们会向“无语老师”行鞠躬礼。
“捐献者用在自己身上千刀万刀,换来他日医生在手术台上不会错划一刀,他们为医学无言付出。”杨新东说,“无语老师”也是未来医生们的第一位病人。
追思和家访活动,在医学生的心里种下了敬畏生命的种子。学生们在书中写下一封感谢信:我们是您未曾谋面的学生,您签下协议的那一刻,将成为我们每一位医学生的无语良师,成为每一位手术患者的救命恩人。
从事人体解剖学工作30多年的杨新东,于2018年登记成为第454269位志愿捐献人体器官的志愿者。
关于不一样的生命延续的故事,杨新东说,自己和团队会一直记录下去。“为这群特殊的人记录特别的故事,《余晖》也许是第一本,但肯定不是最后一本。”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温医大一名老师两年时间为43名遗体捐献者出书立传
一部《余晖》,记录下他们人生最后的选择
记者 孙余丹